首页

梦悠然女王全集

时间:2025-05-29 06:28:21 作者:共同斩断“坑老”黑手!中新网征集侵害老人权益相关线索 浏览量:77977

  中新网武汉3月22日电 (记者 梁婷)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22日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前,该考古项目曾入选2023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航拍湖北屈家岭遗址新发现的熊家岭水坝。(资料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屈家岭遗址是屈家岭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地处大洪山南麓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以屈家岭为核心,包括殷家岭等十余处地点为一体的新石器时代大型遗址,也是实证长江中游文明起源的重要大遗址。

  自20世纪50年代起,该遗址进行过多次考古发掘。2015年至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荆门市博物馆、荆门市屈家岭遗址保护中心等单位在此持续开展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收获。

  考古工作揭露一座屈家岭文化大型礼制性建筑,发现黄土台基和体量巨大、结构清晰、建造工艺考究的“磉墩”,是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磉墩”,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的空白。

  此外,发现依势而建、规模庞大的史前水利系统,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要素,集抗旱与防洪、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等功能于一体,是迄今发现最早且明确的水利设施之一,标志着史前先民的治水理念从最初被动地防水御水转变为主动地控水用水,实现了从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跨越。

湖北屈家岭遗址新发现的郑畈水坝剖面。(资料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屈家岭遗址的治水范式,不仅为史前单体聚落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了细节支撑,而且也是研究早期人地关系、社会组织等问题的重要考古依据。屈家岭遗址社会及文化发展具有鲜明的连续性,多角度、多层面揭示出史前文化的发展高度和社会复杂化程度,是研究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的珍贵物证,为探索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典型个案。(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奥运热”带动消费市场升温

另据孟加拉国《曙光日报》报道,孟加拉国国家食品总局报告称,孟加拉国大米库存已降至100万吨以下,且由于政府增加分配,该国大米库存正持续减少。根据当前的分配进度,孟加拉国将可能在2025年7月出现110万吨的大米短缺。为应对此问题,需要进口100万吨大米。

总要去趟云南吧|开远有多远

“这是中国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对全人类都很有好处。”印尼tvOne电视台记者温达·莎莉说道,“我认为这套系统可以被印尼等东盟国家借鉴,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近700名中尼运动爱好者齐聚博克拉以赛传情

强降雨引发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祁水、白水出现明显涨水;潘市、梅溪等镇部分民房进水;市内多镇农作物受损,多条电力线路和县道中断,路桥、灌溉等多处基础设施损毁,防汛形势严峻。

转移安置、调运物资、打通通道……子弟兵持续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

不久前,中国跳高名将张国伟时隔四年重新回归中国赛场,首次以天津田径队员身份参加田径大众公开赛,并以2米24的成绩夺冠。张国伟表示,“也许有很多人误解我、质疑我,但是我重回赛场只因一个未完成的梦想:2米40。我要为梦想而战,而天津给了我实现梦想的机会。”

第六届中法文化论坛在法国多维尔拉开帷幕

33年后的重逢,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终于把弟弟找到了,我们一家人总算团聚在一起。中秋节,寓意团团圆圆,我们吃个月饼,一家人和和美美。”刘忠文说。(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